杜甫活着的时候,穷困潦倒。
去世之后呢,他的诗也不被时人所认可。
就这样默默无闻,
仿佛这个世界上不曾有过这号人物。
直到过了八九十年后,
才有人将他的诗选入诗集,
尽管被选入的那些,
也只是算是杜诗的二流水平。
我有时就感慨,杜甫是何等的可怜,
去世后这么久,
这个世界都没有意识到他存在的意义,
唐朝的那些诗人编诗集,
不是推崇王维的山水诗,
就是推崇那些超凡脱俗、游心物外的诗歌,
而对于杜甫这种忧国忧民,
饱含人民性、富有战斗性的诗歌,
他们仿佛没有看见似的。
于是你会发现,
不止在现实中有着朱门酒肉臭,
即便是诗歌的殿堂,
依然如此。
可怜的杜甫走了那么久,
到了宋朝,
还被著名诗人杨亿嘲讽为“村夫子”,
然而,历史是公平的,
它见证了一切:
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
我们记住了永远的大唐诗圣杜少陵,
记住了他的忧国忧民,
记住了他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情怀,
记住了他穷困潦倒却不改书生本色!
可怜的不是杜甫,
而是与他同时代的那群小丑们,
谁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,
谁就赢得了历史和永恒的尊重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